砀山李娟用嘴做电商,灵璧“励志女孩”用脚趾奏响脱贫曲
床沿下的一块棉垫斜放着智能手机,坐在床边用脚趾费力地点击手机屏幕。
10月26日,记者来到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村民王啥啥家,只见31岁残疾女孩王啥啥正用这样独特的方式在网上与客户互动。
(注:王啥啥本名王莎莎,上户口时因读音相近,错将“莎”写成了“啥”,以后一直以啥啥为名。)
“接触电商3年来,我卖了许多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,总销售额已突破3万元,去年底光荣脱贫!”王啥啥笑嘻嘻地说。
30年前,刚刚1岁的王啥啥患上脑膜炎,因治疗不及时造成严重的后遗症,导致肌肉变形僵硬,全身只有脚趾头能自如活动,被鉴定为一级残疾。
多年来,她的吃喝拉撒、穿衣洗漱,全由父母承担。
看到父母为自己操劳而日渐衰老的身影,王啥啥暗下决心,希望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,帮父母分忧解难。她说,自己不愿成为家庭的包袱和社会的累赘。
“3年前,弟弟送我一部智能手机,在家里开通了无线网络,我那封闭的世界终于打开了一扇窗。”王啥啥说。
因手指严重变形,王啥啥只能用脚趾操作手机。通过长期的刻苦练习,她的脚趾头越来越灵活,可以用左右脚的大拇指滑动页面,用脚趾缝夹住手机,调整手机方位。
由于长期用脚操作手机,她的脚趾头竟长出了老茧。
王啥啥没读过书,不认识字,最初用微信、QQ聊天,只能靠发送语音。为了能与人进行文字交流,王啥啥决定自学汉字。她将网上的文字复制粘贴进百度软件,认真听读音、记字形、学字义。后来,她又学着用脚趾头触屏写字。
“最初,一个笔画多的字,我要写上两三个小时,现在这些都难不倒我了。”王啥啥说,如今她可以熟练使用近千个汉字。
偶然的机会,一位网友向王啥啥介绍了微商。“得知这也能赚钱,我下决心要做电商自食其力!”王啥啥说。2016年初,她的微店终于做成了第一单生意,赚了十几元钱。她将首单交易截图发到朋友圈,高兴地说:“我感觉生命都在发光!”
2017年,驻村扶贫干部(注:姚山村第一书记、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戴安君)帮她申请了残疾人创业资金、贫困户电商奖补资金,联系电信局减免了每月100多元的上网费用,还协调县残联送了她一台轮椅。
去年10月13日,县里安排了一辆车,送王啥啥参加残疾人电商扶贫培训班,让她学到了很多电商知识,结识了残疾人电商朋友。
县商务局的同志还帮她注册了网店“贝店”,教会她更好的销售方式。她将自己的“贝店”取名“心心”,寓意常怀感恩之心。
脱贫之后,王啥啥不忘帮助更多的贫困户。“我得到了社会的温暖,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。”王啥啥说。王啥啥还被邀请到村部,给数十名贫困群众“上课”。
10月17日,灵璧县在政务中心礼堂举办“志智双扶”先进事迹报告会,王啥啥坐在轮椅上作了题为“脚趾奏响脱贫曲”的演讲。当王啥啥说到“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就要自己去拼、去干”时,全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。
“我是不幸的,又是最幸运的。是党的好政策、好干部,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让我这样一个病榻上的残疾女孩,重新‘站’了起来!我知道感恩、懂得珍惜。我相信,只要我坚持、努力,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,实现我的人生梦想!”王啥啥憧憬美好的未来。
砀山县李娟因患脊髓空洞症,全身只有头部能动。但她身残志坚,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呵护以及帮扶干部的帮助支持下,做起了农村电商,不仅成了家里的“顶梁柱”,还每年帮助村里乡亲们实现销售收入数万元,带领乡亲通过电商致富。同样的身世、 同样的奋斗历程,让砀山李娟和灵璧王啥啥这两位“励志女孩”走到了一起。最近,两人通过微信成为好友,不时进行网上互动交流。
- 2024年下半年灵璧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
- 172号卡分销系统注册使用教程
- 喜报!灵璧法院司法警察大队获得全市人民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
- 宿州市人社局来我县开展居民服务 “一卡通”工作专项督查
- @所有车主,警惕“拉车门”盗窃!
- 灵璧人找工作投简历进【灵璧求职群】,一对一推荐更便捷!
- 朝阳镇:暖民心行动解民忧
- 灵璧县城管局扎实开展“走防促惠”工作
- 2023年网络安全和辟谣作品征集活动开始啦!
-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“乡村振兴团”走进程庙村
- 朝阳镇:开展“全民反诈在行动”集中宣传月活动
- 人社局开展2023年安全生产月暨工伤预防宣传活动
- 灵璧人才网招合伙人,开通就送3元底金!
- 灵璧鸬鹚捕鱼节带你感受民俗文化盛宴
- 灵璧县举办“学习二十大、永远跟党走、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团日活动
- 关注灵璧人才网微信公众号
- 灵璧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
- 2022年度全县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座谈会召开
- 县人大视察全县老年助餐服务工作
- 上海临港科创中心来灵考察座谈会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