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(草案)》
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(草案)》 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促进公平竞争提供法治保障
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(草案)》,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促进公平竞争提供法治保障。
会议指出,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关重要。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部署,近年来通过推进商事制度等改革,市场主体数量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增6000多万户,增强了经济活力和韧性,促进了大量就业。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,尤其要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这一基础性制度。会议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(草案)》,为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、促进创业创新、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治保障。草案整合已出台的关于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,对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。主要包括:(1)提升登记便利度。推行当场办、一次办、限时办、网上办、异地可办。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符合法定要求的应予当场登记;不能当场登记的,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。电子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(2)精简申请材料和登记环节。登记机关能够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的相关信息,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。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,登记机关应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材料。(3)为推动解决“注销难”,明确规定市场主体未发生或已清偿债权债务、职工工资、社保费用、应缴税款等,书面承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按规定公示的,可按简易程序办理注销,其中个体工商户无需公示。(4)为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,设立歇业制度。因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、公共卫生事件等造成经营困难的,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在一定时期内歇业并向登记机关备案,歇业最长不得超过3年。(5)明确诚信和监管要求。市场主体实行实名登记,对提交材料真实性、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,并按规定公示年度报告和登记相关信息。对登记时提交虚假材料或有其他欺诈行为的,撤销其市场主体登记,直接责任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登记。登记机关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,采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方式对登记事项进行监督检查。(6)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。增强处罚针对性,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,维护诚实守信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。
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。
- 2024年下半年灵璧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
- 172号卡分销系统注册使用教程
- 喜报!灵璧法院司法警察大队获得全市人民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
- 宿州市人社局来我县开展居民服务 “一卡通”工作专项督查
- @所有车主,警惕“拉车门”盗窃!
- 灵璧人找工作投简历进【灵璧求职群】,一对一推荐更便捷!
- 朝阳镇:暖民心行动解民忧
- 灵璧县城管局扎实开展“走防促惠”工作
- 2023年网络安全和辟谣作品征集活动开始啦!
- 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“乡村振兴团”走进程庙村
- 朝阳镇:开展“全民反诈在行动”集中宣传月活动
- 人社局开展2023年安全生产月暨工伤预防宣传活动
- 灵璧人才网招合伙人,开通就送3元底金!
- 灵璧鸬鹚捕鱼节带你感受民俗文化盛宴
- 灵璧县举办“学习二十大、永远跟党走、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团日活动
- 关注灵璧人才网微信公众号
- 灵璧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
- 2022年度全县地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座谈会召开
- 县人大视察全县老年助餐服务工作
- 上海临港科创中心来灵考察座谈会召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