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555788880
当前位置:172号卡分销系统-172号卡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魅力灵璧

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志愿服务培训会召开

2023/4/18 8:35:45 来源:网络平台

11月30日,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志愿服务培训会召开,县委书记刘博夫出席会议并讲话,县委副书记刘健主持会议,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、总工会主席高文,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徐中标,县委常委、组织部长曹强出席会议。

 刘博夫指出:大家要扛起政治责任,切实解决好文明实践中心为什么建、怎样建、做什么的问题。我县是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,也是500个试点地区之一,这是荣誉,是责任,也是担当。我们要着眼于“探路人”“先行者”的使命要求,进一步凝聚力量,守正创新,增强先行意识、创新意识,形成真正的示范,做好文明答卷,树立新时代标杆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要把准“一个目标、四个定位、五项工作、三个到位”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,也就是工作的总要求。一个目标,即“着眼于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,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,调动各方力量,整合各种资源,创新方式方法,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,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。”四个定位,一是高举思想旗帜,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;二是落实政治责任,把中心建设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;三是围绕立德树人,把中心建设成为培养时代新人、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;四是完善运行机制,把中心建设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。五项工作,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、宣传宣讲党的政策、培育践行主流价值、丰富活跃文化生活、持续深入移风易俗。三个到位,即阵地资源整合到位、体制机制健全到位、服务群众精准到位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切实解决好文明实践工作差什么、补什么、如何提质增效的问题。我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部署要求,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责任意识,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,作为一项创新之举、战略之举,积极探索、勇于实践,在学习传播科学理论、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、整合区域资源力量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、资金支持保障等方面摸索新思路、新机制、新方法、新模式,涌现出一些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品牌和有效做法,试点工作由浅入深、由易到难、由点及面,取得了宝贵经验和良好成效。但是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,还存在认识还不够到位、氛围还不够浓厚、创新还不够大胆、整合还不够有力、指导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。要积极探索实践,切实解决好文明实践工作如何改革创新、打造品牌、常态常效的问题,重点做好内涵大文章、服务大文章、融入大文章、创新大文章、宣传大文章、贴近大文章。加强组织领导,切实解决好文明实践工作如何督查考核、激励奖励、加强保障的问题。新时代文明实践,是一项全新的工作,没有现成经验、没有既定模板,要坚持“一把手”强力推进、“一盘棋”联动推进、“一股劲”务实推进。

刘博夫强调: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,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,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,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,以时不我待、只争朝夕的状态,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、把任务抓在手上,积极探索实践,持续用力、久久为功,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。

刘健指出;各乡镇、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、拉高工作标杆,积极探索、大胆创新,结合灵璧实际,突出地方特色,谋划创建系列品牌项目、开展系列品牌活动、打造系列品牌阵地,给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上灵璧烙印、贴上灵璧标签,力争将灵璧全国试点经验转化为全国实践样板。

高文传达中央有关会议精神,会议学习了《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》,工作先进乡镇、先进单位作经验介绍。

版权声明灵璧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的“灵璧发布”、“灵璧广播电视台”微信公众平台、“灵璧县广播电视台”微博及“掌握灵璧”客户端等发布的信息,凡标注“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”的,一律禁止转发;凡未标注禁止转载的,转发时需要在正文显要醒目位置标注来源“灵璧县融媒体中心”,并链接原文地址;引用内容不可断章取义、过度解读或误读;引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不可进行裁减、剪辑处理。如违反上述声明,本中心依法追究相关责任。

记者|张   伟  张家傲  徐东开 

编辑|凌   莉

投稿邮箱丨ahlbxww@163.com

主管:中共灵璧县委、灵璧县人民政府

主办:中共灵璧县委宣传部

承办:灵璧县融媒体中心、灵璧县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

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


关于我们
号卡店铺
注册登录
17555788880
  • Q Q: 71129968
  • 微信: 71129968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172号卡分销系统-172号卡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皖ICP备09001001号-105  |  技术支持:172hk.cn(v2024.1)  |